事業名稱: |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Fab8A廠 |
事業地址: |
新竹市力行二路3、5號 |
聯 絡 人 : |
潘泰安 |
電 話: |
03-5782258#33204 |
傳 真: |
03-5777334 |
資 本 額 : |
2,600億元 |
員工人數: |
1,481人 |
主要產品: |
積體電路(IC) |
|
|
|
|
|
|
 |
節能節水成效顯著,節水每年234.3公噸,節能1400 kWH。 |
 |
推動綠色產品採購,達2860萬元。 |
 |
廢棄物管理訂定相關規範,良好管理制度。 |
 |
獲道瓊永續性指數、台灣企業永續報告書獎、Clean & Green Watch獎等。 |
 |
設置風險管理暨安環處負責環保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已通過ISO14001及OHSAS1801認證。環保政策包括回收能、資源。 |
 |
已導入Eco-profile與綠色供應練管理系統。 |
 |
對公共事務參與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部份均有不錯之事蹟及紀錄。 |
 |
源頭減量包括光阻劑及電池使用有具體成效達20%左右。 |
 |
執行19項節水措施共減少7.2%使用水量及11%的廢水排放。 |
 |
98年採行10項節能方案共降低全廠用電量2.3%,節省電費2800萬餘元。 |
 |
六項減廢節能措施98年共支出7300餘萬,獲得經濟效益達1億餘元,成效顯著。 |
|
|
|
|
|
 |
榮獲台灣企業永續報告書獎優勝(2008) |
榮獲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2008)
榮獲企業社會年報獲得GRI A級標章(2007)
 |
榮獲里昂證卷2007年公司治理評鑑評選為全台企業第三名(2007) |
榮獲經濟部『產業自願性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績優廠商』(2007)
榮獲環保署『綠色採購績優企業與團體獎』(2007)
榮獲第一屆國家工安獎(2007)
榮獲通過BSI『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查證』認證(2007)
榮獲通過『IECQ QC080000無有害物質驗證』(2006)
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企業組第一名(2005) |
|
|
|
|
環境保護及安全衛生政策 |
|
環保政策 |
落實環境管理系統,融入整體組織管理體系,全力維持環境績效之持續改善。
 |
以零污染為目標,符合或超越環保法令及國際公約的要求,致力成為永續發展的綠色企業。 |
 |
主動引進及發展環境友善技術,強化源頭減廢及污染預防,以達到綠色設計、生產與經營之目標。 |
 |
順應國際環保趨勢,善用與回收能源與資源,以作為世界級之環保楷模。 |
 |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環境生態改善與復育,與政府及全民合作保護福爾摩沙。 |
 |
推廣環境倫理教育,提昇環保理念,以確保各級人員皆能瞭解與善盡環境保護之職責。 |
安衛政策 |
 |
符合或超越工安法令要求,以零災害為目標,致力公司在安全第一下穩健發展。 |
 |
推動安衛管理系統及風險改善工程,達成並維持世界級的安衛與風險管理績效。 |
 |
運用先進安衛、風險及救災技術,以前瞻性眼光積極提昇各安全層面。 |
 |
落實預防管理及稽核制度,確保工作環境及作業安全,使員工安心、客戶放心。 |
 |
善盡各級人員的安衛責任,發揮影響力,共同消除危害因子,預防事故發生。 |
 |
持續進行安衛教育及宣導,鼓勵主動參與安衛活動,潛移默化全員安衛理念與習慣。 |
|
|
|
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 |
|
 |
建立UMC管制之有害物清單,並依國際環保法規管制要求現況、客戶需求及本公司自我要求適時更新,作為與國際環保潮流趨勢銜接之基準。 |
 |
建立供應商原物料成分管制保證書,要求原物料供應商切結銷售本公司之產品未含環境有害物質,確保本公司之產品於供應鏈體系中可符合國際要求。 |
 |
建立供應商環境管理評鑑表,擴大本公司供應商環保評鑑之範圍。 |
 |
進行員工教育訓練,以強化同仁有害物質管理觀念。 |
|
|
|
|
|
|
|
|
 |
員工教育訓練:
新進人員報到日即接受廠區相關安全環保教育訓練,課程內容包含講授公司內之資源回收處理流程,藉此使新進人員了解公司之資源回收做法,以落實至未來生活。 亦設有e化之宣導和教育訓練平台如工安環保電子公佈欄、E-learning系統及個人安全查核系統等,前者可即使將各類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相關資訊傳遞 同仁,後兩者則可藉由問答式的題目加強同仁節約能源、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的觀念。 |
 |
環保月活動:
2008年首度將公司慶活動與環保月活動合併辦理,藉由環保月活動之辦理,推展環境保護觀念,提供員工之認知,並向同仁宣達公司重視環境保護之理念。 |
 |
環保專責人員:
為提升廠區污染防治設備運轉管理之品質與水準,除專責人員設置符合環安衛相關法規規定外,並責成從事相關安衛環保工作之同仁皆能取得相關證照,希望藉由證 照制度的管理,提昇公司同仁對於環安衛工作的專業技能。 |
|
 |
|
|
|
2006~2008年一般及有害廢棄物利用率 |
 |
|
源頭減量效益 |
|
主要項目
|
減量效益
|
減量成效(KG or L)
|
減量比例* |
減少成本(萬元/年)
|
光阻液用量減量
(OK-82, IP3100)
(2→0.5 c.c./hr)
|
115,445 KG
|
16% |
3,770
|
去光阻液用量減量
(EKC, ACT9, NMP)
|
70,012 KG
|
3% |
430
|
SOG用量減量
|
3352 KG
|
12% |
2,880
|
檔控片用量減量
(測機減量、控片回收再使用)
|
710 KG
|
28% |
1,840
|
UPS電池減量
|
12,800 KG
|
25% |
320
|
Parts用量減量-- 2,630
(更換減量、延長使用時間)
|
--
|
22% |
2,630
|
TOTAL |
202噸
|
-- |
11,870
|
|
|
|
* 以 2007 及 2008 實際使用量比較 |
廢棄物減量效益 |
|
主要項目
|
減量效益
|
廢物減量
|
比例* |
處理費用減少(萬元/年)
|
廢溶劑減量
(光阻液及去光阻液源頭減量)
|
3.84 噸
|
17.85% (減量) |
35
|
廢溶劑回收
|
回收廢IPA 255.75 噸
回收廢NMP 96 噸
回收廢EBR 201.85 噸
回收廢硫酸506.08 噸
回收廢磷酸23.18 噸
|
79.4% (回收) |
410
|
廢塑膠容器空桶回收再利用
|
減少焚化空桶66.48 噸
|
66%(回收) |
55
|
廢棧板回收再利用減
|
減少廢棄木材27.5 噸
|
100%(回收) |
10
|
TOTAL
|
1,180.68 KG
|
|
510
|
|
|
|
* 以 2007 及 2008 實際使用量比較 |
|
廢棄物再利用成效 |
2008年產出量:2828.96公噸 |
|
廢棄物代碼 |
有害廢棄物種類
|
產生情形
|
處理情形 |
產出量(公噸)
|
比例(%) |
處理方式 |
比例(%)
|
C-0173 |
廢汞登
|
0.39
|
0.01
|
再利用 |
90.61 |
C-0202 |
廢硫酸、廢磷酸 |
529.26 |
18.71 |
C-0301、D-1504 |
廢溶劑 |
1016.04 |
35.92 |
C-0301、D-0299 |
廢塑膠(空桶) |
101.38 |
3.58 |
D-1502 |
研磨液 |
3.54 |
0.13 |
E-0217 |
廢混合五金 |
4.05 |
0.14 |
D-0201 |
廢離子交換樹脂 |
2.82 |
0.10 |
R-0201 |
廢塑膠 |
9.79 |
0.35 |
R-0206 |
廢塑膠容器(PS發泡) |
3.84 |
0.14 |
R-0401 |
廢玻璃 |
37.30 |
1.32 |
R-0601 |
廢紙 |
27.95 |
0.99 |
R-0701 |
廢木材 |
27.50 |
0.97 |
R-0910 |
氟化鈣污泥 |
702.77 |
24.84 |
R-1301 |
廢鐵 |
4.74 |
0.17 |
R-2407 |
鉛蓄電池 |
91.93 |
3.25 |
|
其他可燃性事業廢棄物 |
159.52 |
5.64 |
焚化 |
5.64 |
|
其他不可燃廢棄物 |
106.13 |
3.75 |
掩埋 |
3.75 |
|
|
|
|
|
|
 |
資源化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廢紙、廢玻璃、廢鐵鋁、廢保麗龍、鋁箔包、寶特瓶與廢塑膠等均交由回收商再利用。 |
 |
廢木材棧板再利用:委由製材工廠等製造棧板及電纜捲軸。 |
 |
氟化鈣污泥再利用:供水泥廠作為水泥添加料。 |
 |
廢溶劑:作為水泥廠、造紙廠、廢棄物處理中心之輔助燃料或委由EBR再利用廠商經由純化製成PGME、PGMEA。 |
 |
廢硫酸再利用:委由廢硫酸再利用廠商製成硫酸鋁。 |
 |
廢磷酸再利用:委由廢磷酸再利用廠商製製成生物營養劑。 |
 |
廢離子交換樹脂再利用:由離子交換樹脂回收商進行回收再利用。 |
 |
活性碳回收再利用:由活性碳回收商進行回收再利用。 |
 |
廢化學空桶回收再利用:由廠商回收,清洗破碎成塑膠粉粒,作為塑膠原料或容器支撐材;一般性塑膠空桶則清洗後循環利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