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電子T2廠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T2廠
 
公司簡介低碳策略與未來目標低碳措施與效益低碳教育宣導特殊事蹟及貢獻|
 
公司簡介

 
 
本公司原名「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1月6日股東會決議與統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及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併,合併基準日為2010年3月18日,合併後以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為存續公司並更名為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合併後本公司擁有最完整的面板尺寸、系統組裝與整合元件生產線,包含3.5代、4代、5代、5.5代、6代、7.5代及8.5代TFT-LCD廠 房,2.5代與4.5代觸控廠房,桌上型液晶螢幕、液晶電視系統組裝線,導光板/背光模組、印刷電路板組裝、機構沖壓成型塗裝等整合元件生產線,各生產線 產能規模完整且具彈性,可有效率生產全尺寸產品。
合併後客戶群的組合及基礎亦更趨完整及紮實、有益於供應鏈的整合及重要關鍵零組件之取得及研發資源、技術專利及智慧財產權既有利基下有效整合,使中下游的 手機、筆記型電腦、監視器、電視等相關產品之營運產生更大的綜效,整體產能更躍居為世界前三大。

低碳策略與未來目標

 

奇美電子之經營理念以成為世界頂尖的面板供應商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為願景,全方位發展環境管理,以「L.O.V.E.地球樂」為理念,以地球為主體 的觀點,追求環境與人文的和諧對話及共生發展,從照顧奇美電子同仁優質綠色生活開始,到落實綠色生產,推動最具綠色價值之液晶顯示器產業鏈,並發揮企業影 響力,關懷整體地球環境永續議題。

2011年起,奇美電子對綠色產品管理的權衡不再只是成本、服務和品質,而是涵蓋成本、服務、品質和碳排放。奇美電子將減少碳排放的目標融入整體從產品設計、零件材料選用、採購、原物料使用、生產製造、活動、服務、配送到使用和回收等。故針對未來所採行的措施及目標如下:
(一) 新建廠房進行綠建築規劃。
(二) 綠色環保包裝設計研發。
(三) 持續推動綠色供應鏈、綠色產品、節材綠色設計。
(四) 加強節能減碳宣導及教育訓練,並推行綠色交通、提倡共乘。
(五) 2011年與群創教育基金會共同贊助,遠見雜誌小學生環保教材-推廣方案,苗栗縣零碳教室建置計畫。


低碳措施與效益

 

一、省電節能(重點案例說明)

 

   
二、源頭減量及資源回收
 
圖減量使用
a. NF3減量減排:CVD BP Layer NF3減量,在不影響產品良率下,藉由將Chamber Self Clean Cycle 延長,以減少NF3的使用量,達到節能減排效益。
b. VOC瓦斯用量最佳化:熱旁通風門開度調整,由手動模式修改為自動控制模式,依現有脫附風量進行調正,從6.4倍依序調整至15倍,取得最佳瓦斯使用量。

c. 廠內設置之Stripper廢液回收系統(SRS),利用物理沸點不同及物質氣、液態變化,將光阻、高、低不純物分離,回收、精餾由製程排出之Stripper廢液,經SRS處理後之Stripper則再供製程使用。
d. Review實際機台DI水用量,於機台裝機即開始進行用水查核,避免因機台閥件錯開或過度清洗造成用水浪費,及進行機台之排水狀況清查,避免因人為或配管錯誤造成用水之浪費。
e. WET機台修改,以時間及感應器控制避免導電度較高之排水進入回收系統,每年約可節省72,000 m3用水量。

圖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及妥善處理
廢棄物委外處理原則以回收再利用為第一優先考量,2010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含資源回收及物理處理)之比例約為70%,無法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則以妥善 處理為考量,選擇之處理方式依序為物理處理、焚化,最後才為掩埋。

   
三、綠色交通
 
圖推動自行車及步行-鼓勵員工騎自行車上下班,員工休閒中心則提供騎自行車上班同仁沖澡,提高同仁騎自行車上下班之意願。另北廠各廠區間則以腳踏車代步或步行往來。
圖推動共乘減碳-同仁往來北、南廠區間,公司提供廠區交通車。另外,公司提供交通車供同仁上下班搭乘,減少同仁上班自行開車之旅次,同時減少因通勤所排放之CO2。
 
   
四、生活減碳
 

圖辦公室節能省電-辦公室日常照明燈具全面更換為較省電之T5燈管,空調系統設定為26℃,每週進行廠區節能宣導及稽核並公佈違規部門。
圖辦公室省水-辦公室小便斗及馬桶沖洗水採用次級ROR回收水,降低自來水耗用量;另洗手間水龍頭採用霧狀水洗式,提高沖洗效率,並節省水資源浪費。
圖辦公室作業減碳
(a).設定監視器閒置5分鐘後關閉之功能
(b).將雷射印表機之預設列印方式為 「節省碳粉」模式
(c).將使用完之碳粉匣及墨水匣,回收資源再利用
(d).將多台伺服器執行虛擬化做合併,以減少電力、空調、機房空間等資源耗用
(e).優先選用連續供墨印表機降低墨水匣之採購量及讓墨水的使用更為節省與環保,推行無紙化,建立E化系統及列印採雙面列印。
圖辦 公室低碳消費-公司內部執行綠色採購政策,購買、使用具環保署環保標章、節能、省水標章之綠色產品,並定期上環保署綠色採購網站申報購買項目、金額等。 2010年至2011年6月綠色採購項目包括:飲水機、多功能事務機、投影機、衛生紙、環保紙、T5燈管及洗衣機等,總採購金額合計新台幣 26,279,150元。
圖環境綠化減碳-廠區綠化內及周圍環境種植綠色植物,除了增進廠區美觀外,更可淨化廠區空氣,依規定最小綠覆率為25%,CO2固定量最低總和應達14,385,000 kg,T2廠綠化植栽CO2固定量為31,253,580 kg。

五、環境會計
 

奇美電子自2009年4月便著手進行環境會計系統建置,並於2010年1月1日環安衛會計系統正式上線,使公司在環保、安全、衛生相關的營運製造、綠色產品...等費用成本可視化,以利公司管理、分析改善,並以適當方式對外揭露相關環安衛會計資訊。

六、綠色設計
 

圖全反射面板設計:此為移除背光模組以取代原先需要背光模組之穿透式面板設計,可以減少背光模組之耗能。


圖LED 背光模組:2009年導入由發光二極體(LED)替代冷陰極螢光燈(CCFL)之使用,且以新技術減少發光二極體(LED)之使用數量,以降低電力之耗損,在2010年導入高效能發光二極體(LED)背光模組,進而降低30%電力耗損。

圖簡化CHASSIS結構:將LCD顯示器CHASSIS結構變更簡化,可以大幅降低鋼材之用量。此外,整體設計上也減少25%的螺絲使用量(無螺柱),沒有使用導電泡棉和鋁箔,不僅節材同時也提高產能。

 

七、綠色產品
 

奇美電子對綠色產品的製造生產推動源頭管理策略,以避免或減少使用有毒原料,減低排放物之有害性。在源頭管制各零件或材料是否已是綠色零件,在成品部份亦依奇美電子或客戶規格驗證整機成品GP的狀態,定期抽驗產品,藉由層層把關,確保綠色產品的符合性。
奇美電子主動協助各供應商,從製造材料、製程管制、到包裝材,都進行嚴格的檢測篩選,除了確保符合綠色產品的標準,另亦協助供應商的產品規格與國際大廠的要求同步昇級。

 

   
八、綠色供應鏈
 
 

奇美電子有效地利用IT技術建置供應商管理系統、綠色零件資料庫資 訊平台,經由完善透明即時的綠色供應鏈平台,讓廠商都能即時獲得,奇美電子、國際環保法規及國內外大廠制訂的最新規範,確保供應商對環境的承諾和奇美電子 一致,並利用材料承諾的流程,確保供應商所提供的材料符合法規、奇美電子及奇美電子客戶的要求。
透過上下游整合一貫的綠色供應鏈平台,奇美電子與客戶、供應商建立起綠色製造的共通語言,因為標準一致,規格統一,從接單到依照客戶的各項綠色產品要求, 奇美電子都能順利達成任務,提供客戶百分之百的滿意服務。

   

低碳教育宣導

 
圖 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成員教育訓練-定期舉辦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成員教育訓練,由受訓之同仁擔任各部門溫室氣體盤查作業聯絡窗口,並讓廠內同仁對於溫室氣體及廠區排放源有更深入之了解。
圖 新進同仁環安衛教育訓練-所有新進同仁必須接受環安衛教育訓練,授課內容除針對廠區空污、廢水及廢棄物進行介紹外,更灌輸溫室氣體相關知識及觀念。
圖 在職同仁教育訓練-定期對於在職同仁進行教育訓練,教育訓練主題涵蓋:永續發展政策、節能減排方案措施、溫室氣體效應介紹等。另外,教育訓練系統提供環境保護課程供在職同仁線上學習。

 

圖 群創教育基金會贊助環保教育
.「國際環保音樂大師-馬修連恩」環保獻唱-2010年11月邀請「國際環保音樂大師-馬修連恩」,演唱多首環保概念的經典音樂創作,期盼透過環保音樂的 穿透力,將自己對於自然環保、台灣特色文化、公益弱勢關懷的熱愛及努力,完美結合,將這一份『環保.關懷.愛』傳遞給更多人,此音樂饗宴計有600多名員 工及其眷屬和附近居民參與。


.「NPO青年共和國」生態教育節目-2010年1月首先結合IC之音製播「NPO 青年共和國」生態教育節目,透過串聯國內NPO生態保育團體,並於全省徵選青年志工,由主持人帶領青年志工到生態保育社區或單位實地體驗,在節目中分享所 見所得經驗,同時也分享未來將如何投入相關服務工作。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佛里曼訪台系列活動-贊助由遠見雜誌於2010年1月所 舉辦之「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訪台系列活動,共吸引具高度環保意識企業團體、青年族群等超過3000人次的參與,除增加台灣及民眾的國際能見度、強化台灣綠能產業未 來發展方向之共識外,也喚起年輕一代對環保議題的關注。


.活水溯源‧森之歌-2010年5月,群創教育基金會贊助公共電視製播「活水溯源‧森之歌」系列紀錄片,探索台灣的河流與森林生態系,並紀錄人與水相互依 存的關係。為台灣生態環境留下一個美麗的紀錄及提供學生屬於在地的環境教材,使其更了解台灣的地理與人文環境。
特殊事蹟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