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竹科管理局線上免費講座】跨越學界與產業界的鴻溝:癌症精準檢驗研發 |
課程內容 |
精準醫學的興起宣示疾病分子時代的來臨,精準醫學目的為對病患提供適時適量適地適人的治療。衛福部於2018年末發行「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LDTS)指引」,並於 2021年2月9日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法)」納入LDTS並於2024年2月8日特管法即將全面適用,同年NGS亦納入健保給付。面對這些前所未有衝擊與機會,如何借勢翻轉傳統醫學檢測與兼顧學術研究、精準診斷與生醫產業發展,在此演講中,以肺癌為例,分享如何從高通量轉譯醫學研究,找出台灣醫檢的優勢發展方向,進而可以在現今台灣的醫療體系中持續發展。肺癌是台灣致死的主要癌症,儘管LDCT是全球最常用的早期肺癌篩檢工具,但高偽陽性是LDCT的缺點。即使早期診斷的患者,一期肺癌的復發率約10%,同時手術治療的預後仍無法預測。55%肺腺癌病患具有EGFR突變,經標靶治療依舊會發生復發和轉移。目前,NGS 癌症套組能找到下一線治療策略的機率低於30%。在此,我們開發了數種用於癌症篩檢、術後復發和抗EGFR TKI 抗藥性的基因與蛋白檢測原型。以結合血漿蛋白質譜的AI 預測模式進行肺癌篩檢有80% 準確度,4類晚期蛋白ELISA預測3年無病存活的準確度達74%,整合NGS與蛋白質體學預測模式可為65% EGFR-TKI案例鑑定出下一線治療藥物。整合性蛋白基因檢測可為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優勢。 |
先修課程 |
|
總筆數[ 1 ] 每頁 20 筆,第 頁 / 共 1 頁 | |
上課日期 |
上課時段 |
授課老師 |
報名截止日 |
上課地點 |
報名 |
課程費用 |
20250519-20250519 |
下午 1:30-4:30/3小時 |
俞松良 |
20250515 |
網路線上 |
尚未開放報名 |
0 |
總筆數[ 1 ] 每頁 20 筆,第 頁 / 共 1 頁 | |